市投资促进中心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054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25 10:11 字号:


尊敬的陈言超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一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招引力度、实现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我单位已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我单位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提案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如何做好招商考核、服务等工作,如何把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招商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1:突出项目引得来,做好招商基础性工作

(一)高位推进招商引资方面每年以全市“开年首会”安排布置招商工作,市级领导带头访商邀请,定期开展高规格调度活动,要求各载体单位负责同志拿出主要精力抓招商、抓项目,推动“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尤其是2022年,调整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任“双组长”,进一步强化对招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重大招商项目提级跟进机制和联审评审机制,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考察、洽谈,统筹全市资源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推动顶格战法落细落实。

(二)精准突出项目考核方面前的考核办法由淮北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印发,对载体单位进行综合考核1.市级考核指标:主要考核签约亿元(含)以上项目、开工亿元(含)以上项目;2.省级考核指标:利用省外资金、省“双招双引”平台十大新兴产业项目情况(包括亿元一下项目)等;以亿元以上项目为考核重点、以及项目立项金额以发改部门的立项批复为准的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益,避免部分项目注水”,占用我市资源的同时拖延项目落地及延迟生产。

(三)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方面。持续推进专业招商队伍建设,

采取组建双百双招先锋团、成立县干招商组、强化市政府驻外联络处的招商职责等方式,招商队伍不断壮大,每年举办全市招商引资培训班,邀请招商专家授课,各载体单位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培训,提升招商人员专业素养。2021年6月,市委、市政府组建102个县干招商组,每组由1名县处级干部任组长,2名业务骨干任组员,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拓展招商渠道,紧紧围绕“五群十链”产业提升,把“双招双引”作为履职尽责的“主战场”,强化责任意识和平台思维,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促进“双招双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2月,淮北市首批来自各条战线的 50 名青年干部组成“双百双招”先锋团,奔赴沪苏浙等地区挂职锻炼。在开发园区、协会商会、国有或上市企业等经济一线岗位上专职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围绕“五群十链”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收集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信息,通过实地走访、宣传推介等方式,为人才和团队来淮搭建桥梁。2023年1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政府驻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深圳、福州投资促进驻外分中心,派驻35名干部开展驻点招商,强化与驻点区域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的联系往来,搭建有效招商信息网,捕捉符合我市主导产业、可持续跟踪推进的有效招商线索,培养纵深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招商“穿插连”、“突击队”。县干招商组自成立至2022年底,共外出拜访企业4109家,邀请2660家企业来淮考察签约项目395个,开工项目224个。2022年,“双百双招”先锋团5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共计梳理有效项目信息300余条,邀请来淮考察企业89批次,拜访企业近两千家,新签约项目4个,协助推动签约百亿重大项目1截至目前,6个驻外分中心累计拜访企业1156家,邀请来淮考察企业213家,报送亿元以上项目信息167条,其中有效线索53条,签约项目3个。

(四)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方面。积极制定针对性举措,帮助企业降低各类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供电方面,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供气方面,积极推动华润燃气探索实行阶梯性降费措施,并引进新的供气公司,形成竞争机制淮北市水、气价格目前已降至皖北最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各县区不断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处置僵尸企业,储备建设用地,完善生产和生活配套,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落地率。

(五)营造招商光荣的舆论氛围方面。树立招商光荣导向。根据淮招商组〔20236关于组建淮北市投资促进中心驻外分中心的通知要求1. 根据年度工作实绩,经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评选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的驻外分中心,全员评为优秀其他驻外分中心中,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优秀名额不占派出单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2. 每年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二、关于建议2:突出项目留得住,全力优化投资环境

(一)全力做好项目竣工前的各项工作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精简审核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由相关部门牵头,开展营商环境大排查,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完善惠企政策,解除投资者后顾之忧方面。认真开展营商环境“走流程”活动,站在市场主体和群众角度,切身体验涉企服务,提出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积极推动按照“一链一策”原则,完善重点产业链招商政策,提高政策供给精度和支持力度,切实把政策给到招商企业最需要之处,助力企业落下来、发展好。积极主动做好客商子女入学申请初审工作,全力帮助安徽金力泵业有限公司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5家企业负责人协调办理子女入学或转学事宜。联合财政、税务部门出台《关于完善政区合作分享机制的通知》,会同三区全面梳理符合条件的企业,帮助申报并完成兑现政策资金1600余万元。

(三)强化合同约束,确保合同兑现方面。督促各载体单位对2020年以来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协议经过“六个一”联审评审会议的重大项目会议纪要、政策兑现情况等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多渠道排查违约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逐条整改落实。截至目前,6家载体单位共排查签约项目726个,经过“六个一”会议的重大项目19个。

(四)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方面。召开县区和开发园区载体单位招商局长会议,布置落实全面起底解决招商引资合同履约问题。要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用地、奖补、环保、能耗、规划等约定事项及时兑现,不得在项目落地后任意违约毁约,不得在兑现涉企政策和合同履约时增设附加条件。

三、关于建议3:突出项目发展得好保姆式做好企业服务

(一)建立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机制方面。建立省双招双引平台推送项目台账,及时推动至相关部门,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与客商沟通接洽,了解投资需求、回应企业关切。安排专人管理维护投资安徽微信小程序,定期更新推送基本市情、产业动态,积极邀请行业头部企业、重要商协会加入产业沙龙版块,强化交流互动。

(二)建立企业诉求梳理反馈机制方面。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保机制,每个重大项目均有1名市级领导牵头推进,及时解决企业诉求,以上率下的引领带动下,各级各部门重视招商、重视企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带队走访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询问发展需求,全力协调推进。安排专人负责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市长信箱反馈事项办理,及时准确回复企业留言。邀请申皖集团、安徽木兰农牧科技等部分企业,走进机关座谈交流,围绕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将合理建议向相关部门和市级领导反映,推动政企沟通渠道进一步畅通。截至目前,中心承办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领导走访、常态化收办企业诉求等渠道收到的问题5项,办结5项,问题办结率100%

下一步,市投资促进中心将严格落实“十严禁”“十做到”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的若干措施》和即将出台的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为企服务水平,倾听企业诉求,梳理企业面临的“堵点”“阻点”,跟进服务、解决难题。全力推动“一链一策”政策出台,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适时举办暖心企业家活动,配合做好常态化企业家沙龙、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畅通政企互动渠道。同时不断加强政策宣传推广,“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政策,定期赴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解读,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答疑解惑。积极协调推动招商政策兑现落实。

再次感谢陈言超委员!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支持我市“双招双引”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