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115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04 09:31 字号:

尊敬的梁永宇委员:

关于希望政府给予本市企业再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上享受招商引资上同等待遇,同时倡议市招商办能给予本市的企业家更多的发展机会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淮北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中心高度重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认真组织对提案建议进行学习、研究和实地调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依法、合规、创新、扶持为原则制定各类惠企政策。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工作,制定和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都是普惠性的,不存在差别化和歧视性对待。我市根据《国务院关于的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7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的指导意见》(办〔201754号)该意见指出本市法人和自然人投资的新建项目,收购、兼并、投资改造现有企业的项目,符合投资规模的都参照该政策执行2023年我中心全面收集已正式发文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产业(行业)发展、支持企业壮大发展、人才引进和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办法、方案、意见等18个文件,整理并编印了《淮北市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简编》作为宣传推介资料,对外宣传发送。

二、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成长,惠企政策积极落实兑现。

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淮发〔202116号)和《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淮发〔202010号)的文件都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如:

1、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且符合一定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其领导班子2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的奖励;10亿元以上企业每上一个10亿元台阶,给予其领导班子20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安徽制造业50强企业,分别给予其领导班子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组成功并通过认定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工业兼并重组项目,兼并方当年实际出资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3亿元、5亿元的,分别给予兼并后企业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加大商贸流通企业扶持力度,对新增入库的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的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

2、推动企业提级晋档。对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其当年产值达1亿元、3亿元、5亿元以上的,分别增加奖励8万元、25万元、50万元。对当年新入库的小升规工业企业,给予6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当年产值每净增5000万元奖励5万元,最高奖励不超过50万元。

3、鼓励实施技改项目。对符合《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设备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其生产技术设备投资额最高8%,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助。对新纳入统计的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加国家部委、省政府以及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举办的展销会、博览会,按场地租赁费、布展费最高30%,给予最高20万元的补贴,每户企业每年合计补贴最高50万元。对参加央视精品安徽集中宣传推介的,按广告费的35%给予补贴。

三、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惠商安商。

当前,淮北市正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当有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

一是完善产业配套。应从配套能力、要素保障、市场空间、物流条件等方面着手,围绕产业链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应优化物流条件和口岸通关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应提升产业园区水平,积极争取设立一批国家级、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二是做好项目跟踪。深入推进招商项目“代办制”,确保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议联席会议制度,对具体项目进行快速商议,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制,赋予园区更多经济管理权限,整合归并园区内设机构,实现“园内事园内办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四是服务好现有企业。积极秉承“三分招商、七分安商”的工作理念,大力支持在企业的发展,做好资源要素保障,优先解决诸如用地、交通、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在金融、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同时为企业员工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好诸如子女入学入托、看病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切实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实现既能招得进、又能留得住、更能富得了的良性循环。

全市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和整理研究,继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产业的发展实际和项目工作推进的需要,研究制定并适时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工作,招大引强、招精引优,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重点产业的壮大发展。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推动提案建议全面落实,非常感谢您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