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投资促进中心2023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规划
一是强化顶格战法。加大市级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顶格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推动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把访商、邀商列作每周重要政务工作安排,各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拿出主要精力抓招商、推项,并把外出招商情况纳入招商引资考核。
二是健全一盘棋机制。创新实施“红黄绿”亮牌预警机制,推动打通发改、招商、统计等部门信息库,发挥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作用,分段压茬督察调度,实现项目从洽谈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调度,确保洽谈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及纳统入规(采用统计部门数据)等各个环节均有人管有人问。继续实施有效信息提级跟进机制和重大招商项目联审评审机制,统筹分析研判全市协议投资10亿元以上的信息或项目,重大信息或项目第一时间推送至市级领导高位对接推进。
三是推进产业链招商。结合省十大产业和“五群十链”发展现状,进一步明晰产业链主攻方向,推动加快构建3-5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按照“一链一团”的原则设立产业招商团,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招商图谱绘制的谋划指导,确保集中精力主攻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项目,力争每个产业招商团都有若干个龙头企业签约落地。
四是打造高水平招商队伍。推动实施驻点招商,从全市抽调约50名招商意愿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派赴长三角(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珠三角(深圳、东莞、福州)及京津冀等地区,专职捕捉、跟踪项目信息,确保重点区域有人跑、有人盯,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提高优质信息捕捉能力和水平。
五是优化县干组设置。继续发挥102个县干招商组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组合加强信息调度。初步探讨将69个市直县干招商组融入产业招商团,33支载体县干招商组融入各载体,分层分级考核调度。
六是加强市场化招商。利用资本的力量,导入新兴产业项目。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的作用,招引高质量项目;用好以商招商方式,做强现有产业。从“十链”企业、百亿营收目标企业和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企业中聘请招商顾问,借助企业家的朋友圈和企业的供应链,吸引更多企业延链、补链。
七是实行分层次考核。科学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对各县区、开发区每年任务保持一定数量,重点下达1亿元、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项目任务,引导各县区、开发区全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对产业招商团和专业招商队伍重点考核有效线索招引数量和质量,签约、开工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加分项。此外,在考核中突出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在着重招引制造业项目的同时,加大对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龙头项目的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