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迎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
2025年2月13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无线电日”,主题为“无线电与气候变化”。
2025年是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根据《巴黎协定》,如果人类想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以内,那么温室气体排放量最迟必须在2025年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为了支持通过无线电台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新闻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2025年2月13日世界无线电日主题为“无线电与气候变化”。

——世界无线电日的由来
无线电是世界上受众最广泛的大众媒介,全球95%的人口都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因其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在应急通信和灾难救助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1月14日,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无线电日的决议。第67届联合国大会期间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宣布的将2月13日(联合国电台于1946年这一天成立)作为世界无线电日的决定。设立世界无线电日旨在宣传无线电作为通信载体,在促进教育发展、信息传播以及自然灾害中重大信息发布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无线电
提起无线电,可能不少人会感到有些神秘和陌生。
实际上,从收音机、手机、蓝牙耳机,到对讲机和各种遥控器;从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到汽车遥控钥匙、北斗导航定位仪;从住宅门禁、交通ETC、公交一卡通,到遥控航模、业余无线电;从高铁列调、工业控制、遥测遥感,到军事雷达、卫星通信、航天测控;从数字家庭、无线城市,到车联网、物联网和智慧地球……可以说,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离不开无线电,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无线电,无线电技术和应用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无线电的发明
一项伟大的科学成果从发现到为人类所利用,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透过闪烁的火花,第一次证实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5月7日,俄国的波波夫在彼得堡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几十年后,为了纪念波波夫在这一天的划时代创举,当时的苏联政府便把5月7日定为“无线电发明日”。1895年,意大利青年马克尼在他父亲的庄园开始他的实验,成功地把无线电信号发送到15英里之外。1896年6月,他发明了无线电收报机,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从此无线电技术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无线电通信的发展
我国近代无线电通信的发展,最先起源于战争中的使用。1899年,满清政府首先在广州、马口、前山、威远各要塞以及江防舰上设置了无线电台。1905年,满清政府向英商马克尼公司购得火花电报机七部,分别架设在天津、北京、保定等地,从此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时代。
1930年8月,中央设立了红军第一个电台,并组建了红军无线电大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无线电通信为我军一些关键性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无线电通信事业历经徘徊、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民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激光通信、雷达导航、遥控遥测、射电天文等40多种无线电业务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通信、广播、电视、国防、安全、铁路、交通、航空、航天、地震、气象、采矿、农林、渔业、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和部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无线电由谁管理
开展无线电业务,离不开无线电频谱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52条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基础性、稀缺性的战略资源,无线电技术是信息不受时空限制地传输和万物自由地互联的唯一载体,已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及各行各业,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都产生着深刻影响。
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是依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来实施的。国家对无线电频谱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偿使用的原则。
我国无线电的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机构负责: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依据职责拟订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无线电频率和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和涉外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磁频谱管理机构:负责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参与拟订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审批军事系统无线电台(站)的设置,核发电台执照,负责军事系统无线电频率的规划、分配和管理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除军事系统外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系统(行业)的无线电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
——无线发展新未来
当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稀缺资源,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也将更为深入,频谱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明显,电磁频谱空间安全形势会日趋严峻。面对新的形势,无线电管理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中心工作,按照“三管理、三服务、一突出”的总体要求,聚焦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协调推进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干扰排查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无线电治理,积极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