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相山区线上聚焦,线下破圈——双线发力提升“相山食品”外销动能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聚焦“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帮助具备优质供应链和产品品质的食品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让优质产品惠及更多国内消费者。
入驻电商平台助力产品“上云”。“家人们,这款用富硒黑花生炒制的五香花生仁,现在下单可享受满减。”近日,皖北电商产业园直播间内,主播徐骅、助播陈莹正推销安徽苏太太食品有限公司的坚果类产品。
相山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首家食品专业园区,目前入驻食品企业80余家,苏太太食品是其中一家休闲食品生产企业。过去,该公司多以传统经销商代理产品模式销售,因缺乏电商人才,未能进行直播带货。相山区商务部门在入企走访时,了解到企业线上销售渠道不畅,便积极帮助企业牵线搭桥,推动皖北电商产业园为企业量身打造行业标准化直播间,让企业产品“上云”销售。
“加入线上销售后,通过强化直播互动,苏太太食品网销量直线上升,月销额已超100万元。”皖北电商产业园招商部部长杨冰冰说。
使用面积8400平方米的皖北电商产业园位于相山经济开发区,是去年6月开园运营的直播电商基地。该产业园涵盖电商办公区、标准化直播间、仓储物流区等多个功能分区,拥有网络整合营销、小红书营销、抖音营销、全职主播100余人,合作网红达人500余人,电商培训师10人。
相山区依托皖北电商产业园优势,开启“乡村主播培育计划”,累计培育乡村主播200名,举办电商培训28场,精准服务区内重点食品企业,推动贝宝食品、口口丫食品、苏太太食品等近10家食品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定期开展直播带货。
“我们还深化与淮北矿业集团工会协同合作,在该集团工会网站建设‘相山食品’专营店,为相山特色美食开辟了专属线上展销窗口。”相山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张文静说。
开拓多元市场推进“相品出淮”。积极赋能外贸企业提升内销流通能力,帮助现有企业打破地域局限,也是相山区助力食品企业拓展销路的重要方式。
淮北睿美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冷冻鳕鱼排以出口日本市场为主。
戴上头套和口罩、穿上白大褂、套上鞋套后,记者穿过风淋门进入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全副武装”的工人们娴熟地在自动流水线上操作,对原料进行分割、X光检测、搅拌、加工、冷冻,并将生产好的产品进行打包。
“受国际市场需求量下降影响,企业把眼光转向了国内。”睿美食品总经理周鹏介绍。
今年1月,相山区委副书记蒋鹏带队赴山东威海与当地企业家家悦集团对接,帮助企业拓宽市场。睿美食品现场与家家悦达成意向,自3月起冷冻鳕鱼排产品进入该集团在苏皖地区6个地市的60多家连锁超市,截至6月底国内销售额已超50万元。
相山区以“相品出淮”为抓手,助力企业跨越地域限制,“掘金”外部市场。
“我们紧抓‘徐淮结对帮扶’机遇,推动本地企业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进军江苏徐州市场。”相山区商务局局长张源介绍,今年,该局一名干部在徐州市云龙区商务局挂职期间,协助曦强乳业完成市场深度调研与门店选址,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注册审批等手续。8月1日,“相山牛奶馆”在云龙区绿地中央公园开业运营。
“这是我们在安徽省外开出的第一家直营门店,标志着相山乳企加速融入徐州消费圈。”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王瑾说,“徐州消费力强,市场打开后,下半年计划再开出2家至3家门店。”
借力展会经济寻觅合作商机。“展会是企业寻求商机的有效渠道。上半年,我们通过承办第十二届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举办淮北市电商助企直通车产销对接会等,组织辖区食品企业参展寻觅合作商机,有效帮助一批销售受阻食品企业消化了积压的产品,进一步提振了企业信心。”张源说。
淮北食博会期间,安徽味知轩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新发地市场采购商建立了初步联系。会后,淮北市及相山区领导会同味知轩食品总经理刘长友,实地到北京新发地市场与管理方积极对接,促成双方达成供货协议。
“味知轩食品已入驻新发地市场,每日新增销售1.5吨、营业额3万元。”味知轩食品财务总监刘鹏说,在新发地市场商户带动下,企业生产的猪卤制品还拓展至大兴、岳各庄市场,在京月销售额近300万元。上半年,味知轩食品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20%。
安徽马培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品牌方提供一站式特殊膳食食品企业。在淮北食博会期间,相山区推动企业与“宝宝馋了”“十个勤天”建立新代工合作,企业自身不断强化研发能力,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新产品快速响应市场,实现业务规模扩张与发展动能升级。
淮北食博会期间,中国商业联合会产销对接会在相山经济开发区食品博览园举行。来自北京、河北、安徽、浙江等省市的20多家企业、30多名采购商参会,签订意向订单约1200万元。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让“相山食品”销售渠道更宽、市场触角更长。
今年上半年,相山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突破38.5亿元,同比增长4.7%。“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消费大市举办专场采购对接活动,加大对食品企业拓宽销路的支持力度,让更多本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张源对记者说。